冬季用水給美麗加分
發布時間:2012/1/12 瀏覽人數:9651
話說:“冷水洗臉,美容保健”;“溫水刷牙,牙齒喜歡”;“熱水洗腳,如吃補藥”。這些諺語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,尤其在冬季,更不要忽視像洗臉、刷牙這樣的日常小事。
冷水洗臉可預防感冒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,早晨起床或午休之后,用冷水浸過的毛巾濕潤臉部,頓時就有一種頭清眼明的感覺,精神也為之振奮。在洗冷水臉的過程中,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環,又可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結構,增強皮膚的彈性,消除或減輕面部皺紋。可見,冷水洗臉不僅利于衛生,也利于美容。冷水洗臉的保健作用還在于:鍛煉人的耐寒能力,預防感冒、鼻炎,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患者也有益處。當然,洗臉用的冷水溫度也不能太低,以高于10℃為宜,這樣的溫度在寒冷的冬季會有一種溫熱感。
溫水是口腔保護劑
資料表明,人的牙齒能在35-36.5℃的口腔溫度下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。如果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,則可能導致牙髓出血、牙髓痙攣或其它牙病的發生。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,用溫水刷牙有利于牙齒的健康。反之,長期用涼水刷牙,就會出現“人未老,牙已老”的結局。日本厚生省的一項調查表明,牙齒的壽命平均比人的壽命短10年以上,根源便出在“涼水刷牙”這一群體習慣上。實踐也證明,35℃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,用這樣的水漱口,既利牙齒,也利咽喉和舌頭,還利于清除口腔里的細菌和食物殘渣,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、舒服的口感。
熱水洗腳易入睡
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,睡前洗個熱水腳,既干凈衛生,又解除疲勞,還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。腳在人體最下部,屬于人體末梢,在熱水的浸泡下,血管擴張,局部的血液流動加快,從而增加了下肢營養的供應。所以冬季堅持用熱水洗腳,對凍瘡有一定的預防作用。患有失眠癥和足部靜脈曲張的人,每晚用熱水洗腳,能減輕癥狀,易于入睡。當然,洗腳水也不能太燙,應根據季節的不同控制水溫:冬季以不超過45℃為宜,夏季則可控制在50℃左右。
洗澡水的溫度依個人情況而定
和洗臉、洗腳比起來,洗澡是一種“全面”保持皮膚干凈、增進身體健康的措施。洗澡的效果與水溫是很有關系的,但又不能籠統地認為熱水比冷水強或涼水比溫水好,而應該根據洗澡目的、季節和洗澡人的身體狀況,選擇溫度最適宜的洗澡水。有些時候,人們洗澡的目的是
為了消除疲勞,獲得一種清爽和舒適的感覺;還有些人,因為身體狀況不好(比如心肺功能不佳、皮膚燙傷等),不太適宜洗熱水浴。這兩種情況,洗溫水浴較為理想。溫水浴的水溫一般在34℃左右,水溫比皮膚溫度略高,但比體溫低,用手試,稍覺得熱,泡進去后,覺得不冷不熱。一般皮膚病的藥浴也應選用溫水為宜。
熱水浴、溫水浴和冷水浴都有其獨特的保健功效。熱水浴可引起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循環,減輕肌肉痙攣,同時還可消除和減輕皮膚瘙癢癥。溫水浴有一定的鎮靜作用,在溫水里泡10至15分鐘后,特別有利于睡眠。比較起來,冷水浴的健身效果更為明顯:增強心血管功能,減輕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發病程度,增進消化功能,能預防上呼吸道感染、關節炎和肥胖病癥,等等。當然,冷水浴(包括冬泳)必須遵守“循序漸進”的原則,最好能從秋天開始(因為秋天氣溫逐日降低),漸漸實施于一年四季;從局部(臉、四肢等)開始,漸漸擴大為全身洗浴。冬季冷水浴,還要盡可能地多做一些準備活動,洗浴的時間以2至5分鐘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