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同作為企業業務、經濟往來的重要形式,在日常經營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。如何做好合同管理日常基礎“功課”呢?如何杜絕合同失誤、避免合同糾紛呢?今年來,法務部帶著問題找對策,為筑牢企業合同控制管理體系,在夯實合同管理基礎,加強合同全過程風險控制等方面狠下了功夫。
在合同制度體系建設中,進一步健全制度、狠抓落實,持續完善合同精細化管理,健全“記錄真實、全程跟蹤、追溯可查”的合同管理臺賬。通過對“合同立項審批、資信調查、合同洽談、合同起草、合同審查、合同管理、合同履行、結算付款”八個環節工作實行科學合理、系統動態的管理和監督,達到降低合同風險,提高運行效率,更好地為公司主營業務服務的目的。
根據公司發展需求,結合合同管理的相關特點,在原有合同管理制度的基礎上,實行合同審查流程標準化。要求每份合同必須填寫包括合同編號、合同基本內容、簽約單位、合同標的和簽約方式在內的《合同審批報告表》,并實行由經辦部門、法務部門、財務部門、分管領導到總經理審批的五級審批制度,做到有章可依、層層把關。在減少失誤、防范風險的同時,進一步提升了合同的運行效率。同時,規范了公司法定招標及內部議標流程,凡符合相關公開招標條件的業務項目,必須履行公開招標程序。凡是超過公司規定金額的工程、采購、服務類合同,應由公司相關部門組成內部議標小組,按照標準化流程實施內部議標,秉承規范嚴謹、公開透明的議標準則,保證每份合同合法合規、真實履行。
截止11月底,法務部已審查各類合同超過600余份,合同數量比去年同比增加66.7%。始終堅持服務部門日常工作與服務公司重點工作并行的工作方針,突出加強對農網改造項目、小灣水廠深度處理、綺山應急水源地等公司重點工程及重點合同的管理和監督,嚴格把控對項目內容、施工工期、工程質量、項目價款、雙方權利義務等方面的合同約定,維護已方合法權利,并制定了獨立的合同臺賬,隨時掌握工程進展情況,有效地為公司的重點工程保駕護航。對涉及公司投資、并購等方面的重要合同,加強對方的資信審查和盡職調查,詳細了解合同雙方情況,及時提出法律意見,最大限度減少合同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