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能競賽雖然已落下帷幕,但員工崗位練兵的熱情卻始終持續著。自6月份運行工技能培訓及競賽活動告一段落后,各水廠乘勢推進,在廠內設立實踐培訓場所,常態化開展“傳幫帶”活動,提高員工素養,增強專業技能,營造了一個良好的“比學趕超”氛圍。
在競賽的后評估中,發現理論部分的分數差異較小、均分很高,而實操部分差異較大,部分員工存在理論知識豐富而在實際操作中無從下手的現象。為此,公司在水廠挖掘了一批年輕的技術骨干加入到內訓師行列,讓他們把常見的故障分析、操作要點編進課程,理論知識緊密結合實際操作。而作為內訓師,在授人以漁的同時,通過備課、授課,自身業務能力也得到了提升。
一直以來,實操技能培訓局限于設備產生故障后的現場檢修和年度保養,無法進行針對性地專項培訓。為此,各水廠特地騰出場地,收集了廢舊的水泵、電機、閥門、配電柜等設備,并采用廢舊配件自制電氣實踐操作器材,建立了實踐培訓場所。在這里,員工可以直觀地了解各類設備的結構并進行拆裝練習。在遇到維修難點時,這里也成為了尋找最佳檢修方案的實驗室。
“以往值班的時候,最怕巡檢到設備故障,遇到問題經常是打電話問這個問那個,有了辦法也不敢輕易下手。現在平時有了地方練手,常見的故障都有了一定的把握,值班的時候底氣也足了!”經過培訓,員工技能有了長足進步,故障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,氣動閥門保養、電磁閥調校等都可以獨立完成。閑時,在實踐培訓場所向老師傅請教、比賽拆裝速度、探討故障原因已成為員工之間的一項“趣味活動”。
水廠負責人表示,現在員工間學習氛圍濃厚,員工在巡檢、故障排除效率等方面成效顯著,哪里的螺絲容易松動、反沖洗時哪里的管道容易堵塞、軸承聲音異常是否需要保養、閥門開啟是否到位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數,大大提高了巡檢質量,有效消除了生產隱患。出現故障時反應迅速、判斷準確、操作規范,不僅縮短了檢修時間,而且也提高了水廠安全生產的保障水平。
公司也將繼續開展好技能大練兵活動,完善實踐培訓場所的訓練設施,進一步梳理培訓內容,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,打造一崗多能、全崗全能的高素質員工隊伍。